2024/04/09 阅读:257




上楼诗[1]

李白[2]

危楼[3]高百尺,

手可摘星辰。

不敢高声语,

恐惊天上人。



[1] 此诗,按李白故里青莲民间传说,是少年李白随父至绵州赴宴时所作。

[2] 李白(701——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。今四川绵阳江油人。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开元六年(718年),李白十八岁。隐居戴天大匡山(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)读书。往来于旁郡,先后出游江油、剑阁、梓州(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)等地,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。

[3] 危楼;高楼,指越王楼。


《越王楼歌》[4]

杜甫[5]

绵州州府何磊落[6]

显庆[7]年中越王[8]作。

孤城[9]西北起高楼,

碧瓦朱甍[10]照城郭。

楼下长江[11]百丈清,

山头落日半轮明。

君王[12]旧迹[13]今人赏,

转见千秋万古情。

 



[4] 越王楼歌作于宝应元年(公元762年)杜甫寓居绵州时。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、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对越王楼歌的评论中认为,此诗超过王勃的滕王阁诗,起点高于王勃、成就高于王勃。

[5] 杜甫(公元712-公元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"李杜",人称“诗圣”。

[6] 磊落,壮伟、明亮,错落分明。

[7] 显庆,唐高宗年号,公元656年至公元661年。

[8] 越王,唐太宗第八子,唐高宗庶兄,显庆年间任绵州刺史。

[9] 此指绵州城,地处当时西北边远的地方。

[10] 碧瓦朱甍,青绿色琉璃瓦,红色屋脊。

[11] 长江,流经越王楼下长流不息的涪江。

[12] 君王,越王。

[13] 旧迹,越王楼。


  • 景区
    概况
  • 运营
    时间
  • 首页 | 游客须知 | 720°全景 | 景区天气 | 投诉与建议 | 满意度调查 | 票务预订 | 接待量查询 |
    Copyright © 四川越王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ICP备案号:蜀ICP备20009743号-1